撤销110万吨订单!我国正式下达逐客令,日媒:中国收回生命线

时间:2024-02-02 12:47来源:未知作者:admin点击:529

导读:
扫描关注公众号

“民以食为天”,粮食安全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关乎国计民生。众所周知,中国是农业大国,但同时也是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,美国作为我国主要的玉米进口国之一,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72%,可以感受到中国对美国进口的依赖。

而此次中国宣布撤销美国玉米的110万吨订单,是逞一时之快?还是借此表明硬气态度,对美国宣战?

让中国取消这笔已达成共识订单,心甘情愿支付赔偿金。对此,又会给中国和美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呢?

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

中国的小麦与稻米作为主食产量高,对进口依赖小,而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需求大,在于我国居民对肉蛋奶等食物需求增加,为满足养殖业发展,对玉米等饲料用粮进口量增加,因此常与美国等粮食大国签订协议,以保证我国的粮食需求得以满足。

该订单原本在一月份签订,但美国玉米价格始终处于高位,随着巴西等国家玉米产量的上升,而价格低于美国,我国出于节约成本考虑决定不与美国进行此次贸易。

其二,我国目前玉米产量充足,如若继续进口大量玉米引进国内市场,将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,价格动荡,影响百姓生活。

最重要的是,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从2002年的100.21%下降到2021年的80.90%,足见我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,但国际市场呈现出巨大的不稳定性。

在美国对外贸易的倾轧下,中美贸易摩擦日渐激化。即便中美贸易关系趋于稳定,却也造成了对市场和贸易主体信心的损伤,导致美国农产品进口受限。

同时,美国多次提高对华出口农产品价格,上涨与粮食进出口相关的关税,无疑增大我国经济压力,而我国必须维护公平合理的贸易环境,对其加以拒绝,促进贸易健康发展。

加之新冠肺炎疫情、俄乌战争使得国际粮食供应恶化,我国充分意识到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所带来的弊端,中国粮食供应链将变得脆弱,国际风险波及国内预期,因此必须增强我国粮食供给的独立性,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。

此外,2月3日,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列运载危险化学品的火车意外脱轨引发火灾,其中氯乙烯物质燃烧产生强致癌物,当地河流中大量鱼死亡,甚至家禽与野生动物也相继死亡,对俄亥俄河与密西西比河造成严重污染。

而俄亥俄州作为美国主要农业生产区,主产玉米,难免影响粮食品质,我国取消订单也无可厚非。

事实上,中美贸易战爆发后,我国曾多次取消美国订单,坚决维护自身利益,恪守底线与原则,抵制不公平的贸易行为,为世界各国贸易环境的维护做出贡献,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。

为什么要进口粮食?

我国虽地大物博,物产丰富,但田地数量以及生产力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粮食种类的种植要求。我国地势复杂,平原占总土地面积的12%,人均产量低,而美国平原占比则超过一半。

因此,美国农业机械率高达95%以上,而我国只有71%,高原盆地等地形限制不利于我国机械化的广泛普及。而为了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,在国内种植产量低于市场需求时,便会扩展海外粮食进口,调节需求结构。

中国在农业现代化不够发达,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下,所需农业劳动力较其他国家更多,生产成本更高,因此粮食价格高。我国粮食单产低于其他粮食出口国,国内价格则高于进口粮食价格,进口相对于种植而言性价比更高。

加上我国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,房屋道路等建设侵占土地,耕地面积逐渐减少。并且城市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严重,土壤盐碱化、沙漠化问题突出,影响我国农业生产。与此同时,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,劳动力价格上升,不利于粮食生产。

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粮食“走出去”的同时也要“引进来”,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往来,减少贸易摩擦,维护国际贸易平衡发展,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。

当今国际局势仍动荡不定,疫情冲击,自然灾害时常发生,各国间的战争不断,都将直接或间接威胁粮食安全。

我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,必须从长远考虑,为人民的粮食供应问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,因此我国仍在加大粮食进口量。

加强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展开合作,推进沿线国家贸易友好关系,放宽粮商外资准入限制,对于农业领域针对性展开合作,同时拓宽粮食贸易渠道,开启粮食运输绿色通道,保障重要农资进口与物流。

此外,我国优化贸易传导机制,加强市场监管,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,削弱国际市场价格冲击对国内价格的影响。

由此我国与各国将会实现优势互补、合作共赢、资源共享,同时降低对单一国家进口的依赖性,提升国际形象,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安全,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。

但单靠进口是无法保证粮食安全的,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。我国坚持“藏粮于地”和“藏粮于技”,稳住底盘,推进生产。

藏粮于地,要求我们保证粮食产量前提是必须保证耕地面积。加强对耕地用途的监督管理,建立高标准农田,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,坚决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,打击非法占有耕地行为,杜绝“非粮化”“非农化”现象,确保耕地质量。

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,从税收、金融、保险等方面加大对“三农”的支持力度。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解决国内需求,照顾农民收益,提高农民种粮补贴,逐步推进农业生产。

民为国基,谷为国命。我国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,根据各地区的独特禀赋优化各农产品的种植布局,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,最大化发挥优势,同时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,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,融合国内外资源,降低粮食等初级农产品的对外依赖度。

藏粮于技,要求我们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,提高应对风险能力,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。加强科技创新,提高耕地产出率。增强农业竞争力,激发农业产业发展潜能,将农业与智能科技相结合,发展绿色农业、智慧农业,依托生物技术实现土地高产。

并且,我国坚持推进种植结构改革,在多个地区开展“饲改粮”政策,对种植户加强宣传培训,增强当地对养殖业发展的支持。规范饲料粮食养殖,保证口粮安全。

我国还培育大型粮商,使其具备更好的控制风险和抵御冲击能力。政府主导农业研发,推进校商合作,并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制度,与国际标准接轨,提高粮商市场竞争力。此外还加强对粮商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,帮助粮商实现大规模种植。

对美国说“不”,影响国际社会

此次对美国订单说“不”,是我国对美国农业霸权反对的一种有力行动。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永远不称霸,永远不搞扩张。面对美国抬高价格,打贸易战的行为,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,坚守我国立场不动摇,坚决维护我国合法利益不退步。

维护粮食安全,为国家,更是为人民,不仅推动我国增强自身发展独立性,减轻对国际市场的依赖,而且利于我国提高自给自足水平,保障粮食稳定,增强国际竞争力。

美国被取消订单,同样是中国向它发出的警告,要求美国通过此次事件吸取教训,加以反思,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贸易环境,减少贸易冲突。

并且中国以实力证明,没有美国我们依旧可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,迫使其转变想法,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贸易,审视自己的行为,重新调整更合理的贸易政策。

看上去是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,实际上确实不可避免的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。中国以实际行动说明对美国霸权的抵制,将会带动更多国家反抗不公,而并非忍气吞声,使得美国愈加恣意妄为。

并且,中国增强与其他各国的贸易合作,提供更加开放包容的贸易环境,为世界各国增添更多的发展机遇,利于全球携手打造文明良好的国际市场,推动农业全球化发展。


参考资料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
热门标签

广州坤和助孕中心

Copyright © 2002-2030广州坤和助孕中心 广州坤和助孕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
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